孩子的安全,是学校和家长都高度重视的问题。尤其在假期到来之际,安全教育是孩子离校之前必上的一课。新学说认为,安全教育,除了普及必要的安全知识,适当的紧急救护培训也是不可少的。让孩子们懂得在受伤情况下如何正确自救并救助他人,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更有利于提高紧急情况下生命的生存几率。
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无法避免。尤其是孩子云集的校园,更是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当危险发生时,第一时间送医是最佳的选择。但若病情危急,现场目击人的应急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及时有效的急救,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减轻痛苦、赢得更多等待专业医疗救援的时间,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救对个体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有数据表明,在我国,急救普及率不足1%,与发达国家平均50%的普及率相去甚远,每年都有近55万人因为心脏猝死而去世,却只有不足1%的人可以成功获救。急救普及率亟待提高。
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也许应该从学校开始。新学说了解到,不少国际学校都已经开始重视提高学校师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并开展了多项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对全国安全教育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经过部分调查研究,新学说发现,国际学校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针对教职工,一类针对学生。针对教职工的急救培训,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这类培训通常以理论知识讲解加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针对学生的急救培训,受学生生理年龄的限制,以理论讲解为主,操作体验为辅。
针对教职工
针对教职工的急救培训,根据其结业考核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认证类和科普类两种。其中认证类培训以培养教职工专业的自救和救人能力为目的,结业的时候会进行正式考核,考核通过者会取得专业急救证书;科普类培训则以分享急救知识为目的,结业的时候一般不进行考核。下面以学校为例对两类培训做进一步说明。
认证类
认证类急救培训对培训导师和受训教职工都有较高要求,学员结业考核必须通过一定的标准。
以云谷学校为例。新学说获悉,学校先后组织云谷老师参加了十场线下培训,帮助近90位教职工取得了由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认证的专业国际急救证书。
图片来自云谷教育公众号
新学说通过美国心脏协会官网了解到,要获得该协会认证的急救证书,受训学员必须学习以下课程并通过考核:
图片来自美国心脏协会官网
如图,AHA急救培训主要覆盖三部分课程内容,分别是First Aid、CPR及AED。
First Aid课程包括:一急救基础培训,受训者需要清楚急救原则、目的、程序,电话求助,查找患者问题等;二内科急症的处理,如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过敏、休克等;三创伤急症的处理,如出血、骨折、烧伤、电击伤等;四环境急症的处理,如叮咬伤、高温急症、低温急症等。CPR课程学习针对成人、儿童、婴儿三个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要点和具体操作。AED课程学习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通过培训取得急救证书的另一个例子为海南枫叶国际学校。该校的培训同样以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职工需掌握的内容包括救护的新概念、现场救护原则、徒手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法、创伤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培训结束后,教职工接受海口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现场考核,考核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学员获得了由红十字会总会统一制作的《救护员证》。
科普类
据新学说了解,科普类的急救培训是大多数国际学校针对教职工采用的培训形式。
例如在清澜山学校,校方曾邀请东莞松山湖卫计局为教职工进行急救常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溺水、异物梗阻、踩踏、心肺复苏及AED等。再如北京王府学校,举办了公共AED项目急救培训,邀请到“星火急救”的导师团队为教职工带来有关基础急救的方法和技能操练。又如包玉刚实验学校,组织过中学部20名老师参加一项国际认证的急救课程“野外高级急救”(WAFA)。此类培训,对教职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针对学生
针对学生的急救培训,以科普为主。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素质,在实施某些急救操作时会存在一定困难。举CPR为例,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深度成人至少为5cm,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这样强度的体力输出对成年施救者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脏救护员课程对学习者的年龄要求是,需年满12岁。
在新学说调查中,云谷学校、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北京中芯学校、上海民办平和学校、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等都举办了针对学生的急救普及讲座。以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例,该校的急救培训主要向学生普及了三大急救技能,包括创伤急救、心肺复苏术、气道梗阻急救法。
另外,我们还发现,针对高年级学生,部分学校也提供了实操型急救培训。
以博实乐鹤山碧桂园学校为例。在急救培训方面,学校创立了生命救护体验区,给学生提供CPR和AED训练,并有专业的老师教导学生在面对突发伤害时如何自救、如何正确实施救助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配有风暴体验室、地震体验室、交通体验室、逃生体验室、电子灭火体验、高空缓降平台等场馆。在日常教学中,老师通常以4D体验技术真实再现风暴、地震、火灾等灾难,让学生全方位体验、运用学习到的自救知识。学校要求,九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急救考试,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
图片来自鹤山碧桂园学校
扩展阅读
在国外,高急救普及率与很多国家重视学校急救教育相关:
- 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80%的德国,拥有的教育观念是“急救从娃娃抓起”;
- 英国孩子从学龄前就开始学习自救,幼儿园主要通过“过家家”的形式,让孩子认识急救设备,初中生则开始学习简单急救程序;
- 在荷兰,10岁儿童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
- 美国受过现场救护培训的人口比例在33%以上,在学校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自救的培训;
- 在日本,调查显示,大阪府地区92%的高中都进行了急救普及教育;
- 在澳大利亚,约有40%的人口具有基础的急救知识,红十字会、圣约翰急救中心等机构会定期到学校给孩子们进行宣传急救的常识;
- ...
正如新学说吴越女士所说:“关心生命的教育才是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教育。”此次调查,我们很高兴发现各国际学校对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重视,也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开展更多形式的急救培训。相信未来可期,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